心理防疫,伴你同行 ——疫情之下的心理建设
2020年寒假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,扰乱了大家的生活节奏,改变了同学们过寒假的方式,另广大学生不得不“隔离在家”,“停课不停学”。面对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,你是否焦虑恐惧过,是否迷惘困惑过,是否烦躁不安过......让我们一起来看看,在疫情之下,如何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成长。
调整好心态,面对疫情保持乐观
一、积极关注疫情,形成科学认知
尽量关注官方平台发布的权威信息,主动关注简单易懂的信息,减少未经证实的信息输入,促进理性思考。
二、重视疫情危害,做好自我防护
首先要谨慎,采取专家或政府相关部门推荐的个人防控措施,如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尽量不出门,保障充足的睡眠、注意休息、适当锻炼等。
其次,在谨慎的基础上,不过于紧张和恐惧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被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,而且即使被感染了,多数被感染者也属于轻症,最重要的是,恐惧并不能保护自己不被感染。
三、缓解焦虑情绪,进行放松训练
焦虑情绪袭来,感到坐立不安时,可以尝试着伴随音乐做一些放松身心的小练习,如腹式呼吸发、肌肉放松法、“蝴蝶拥抱”、冥想等。这些练习可以放松我们紧绷的肌肉,缓解焦虑的情绪。
建立自信心,为开学做准备
一、持续的自我探索
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,好好地走进自己的内心,问问自己:我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理想是什么?要实现这些理想我需要具备哪些学习能力和素养?从现在开始我需要做哪些准备?对自我的了解越深入,越能够明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。
二、制定学习计划
给自己制定一份规律的学习时间表,比如,弱势学科的查漏补缺、错题整理、课外阅读、兴趣爱好拓展、学习能力提升等等,再按这些计划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,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好学习的目标、内容和时间安排。注意,我们所制定的目标要明确具体,是通过你的努力可以实现的,而且要标出明确的时间节点。这样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所制定的具体安排去执行,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拿出自己的计划看看完成得怎么样,及时对自己进行评价,督促自己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稳步前进。
三、开展一个阅读计划
宅在家里,正好有大量的时间来阅读,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书籍、网络及科技平台,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读物,比如文学类、历史类、科普类、童话故事等等,通过阅读来拓展和丰富自己的知识。
珍惜密切相处的时光,让生命充满活力
疫情的发展,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,我们可以坐下来和父母聊一聊这次疫情背后的感人故事,增进亲子沟通,静享与家人在一起的慢时光,做些我们平时没空去做,却又很想做的事情,比如游戏、运动、绘画、盆栽、烘焙、家务、做饭......热爱生活的人,必定被生活所钟爱。愿每位同学,在春暖花开之时,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!
相关链接
1、沈之菲,王洪明。《抗疫期间中小学生及家长心理防护手册》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0年2月。
2、抗疫期间学生及家长心理防护知识
3、疫情不惧,陪伴中小学生的心理热线一直都在!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